首页  部门概况  工作动态  政策制度  学习教育  师者风范  相关下载  师德师风监督 
工作动态
 通知公告 
 新闻动态 
新闻动态

当前位置: 首页>>工作动态>>新闻动态>>正文

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| 辽宁大学: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推动“双一流”建设再上新台阶
2024-09-09 21:40  

教育是国之大计、党之大计,教师是立教之本、兴教之源。习近平总书记从理想信念、道德情操、育人智慧、躬耕态度、仁爱之心、弘道追求六个方面,深刻阐述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,强调要“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”。这不仅对推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、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,也为推进地方高校“双一流”建设提供了精神引领和价值准则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,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,必须深刻领悟教育家精神的时代内涵,不断强化地方高校“双一流”建设高校的使命担当,将教育家精神融入办学模式改革的全过程,以“双一流”建设的新成效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,回答好“强国建设、教育何为”的时代之问。


一、深刻领会教育家精神的时代内涵


教育家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内容。教育家精神所包含的“心有大我、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”“言为士则、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”精神品质,集中体现了共产党人兴教强国、为国育贤的崇高理想。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,始终把教育作为民族振兴和国家发展的基石,涌现出无数教育家如陶行知、蔡元培等,他们以坚定的信仰、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创新的教育方法,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才。教育家精神不仅是知识传递的体现,更是价值观和人格塑造的核心,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为人民服务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。


教育家精神是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强大动力。教育家精神包含的“启智润心、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”“勤学笃行、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”精神品质,是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、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。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,教育家精神引领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提升教育质量,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。它不仅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更赋予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新的内涵,这种精神的传承和发展,将为实现教育现代化、建设教育强国提供源源不断的活力和动力。


教育家精神是新时代教师的崇高追求。教育家精神所包含的“乐教爱生、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”“胸怀天下、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”精神品质,激励广大教师不断提升自我,真正成为“经师”与“人师”相统一的“大先生”。新时代的教育是一种“指向真实世界”的教育,需要面向社会现实场景,以解决“真实问题”为导向,实现由“知”到“行”的根本性转变。教育家精神既倡导教师以身作则,以高尚的师德影响学生,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,也强调教师要精通专业知识、拥有广博的知识视野,勇于突破传统教育模式,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,促进学生全面发展。这种精神的培育和实践,将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坚实的精神支撑和动力源泉。


二、以教育家精神统领地方高校“双一流”建设方向


首先,要始终锚定国家战略和区域高质量发展目标需求。地方高校“双一流”建设是实现教育强国目标的关键举措,必须深刻领悟教育家精神的时代内涵,不断增强地方高校“双一流”建设的使命担当。既要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技术领域,优化学科布局,加强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,服务好国家战略需求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,也要将“双一流”建设纳入区域重大战略,与区域内其他重大工程协同推进,形成相互支撑的格局,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。


其次,要不断拓展“双一流”建设的视野格局。教育家精神以其深邃的内涵,诠释了高校管理者应具备的广阔视野、宏大格局、深厚情怀与卓越智慧。要用教育家的思想境界、远见卓识统筹谋划“双一流”建设,加强对一流学科建设、一流人才培养、一流成果产出的战略性布局、全局性规划和整体性推进,坚持将谋事与谋势、局部与全局、当前与未来紧密结合,在更深层次、更广领域、更高水平上服务支撑教育强国建设。


第三,要持续推进“双一流”建设改革创新。教育家精神所蕴含的求是创新鲜明导向,激励“双一流”建设不断突破传统束缚,追求与时俱进、革故鼎新。要以教育家精神为砥柱,深入洞察教育、科技、人才一体化发展的内在逻辑,全面推动地方高校育人方式、办学模式、管理体制、保障机制的改革,在“人无我有”上展现特色、在“人有我强”上体现优势、在“人强我优”上彰显卓越,全面激发改革创新活力,为教育强国建设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。


三、用教育家精神谱写地方高校“双一流”建设新篇章


建设教育强国,龙头是高等教育。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,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,需要围绕“培养什么人、怎样培养人、为谁培养人”的根本问题,将教育家精神融入地方高校“双一流”建设的全过程,重塑人才培养、科学研究、社会服务“三位一体”办学体系。


一是坚持真实问题导向。问题是创新的起点,也是创新的动力源。大力弘扬胸怀天下、至诚报国的教育家精神,要以解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、东北全面振兴征途上所遇到的重大、关键和急需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为目的,将社会现实场景真实问题引入人才培养、科学研究、社会服务体系之中,全方位彰显“真实问题”的创新价值。推动真实问题向教学转化,着力培养具有问题意识、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一流创新人才。推动真实问题成为国家和地区产教融合、高端智库建设、科技成果转化的源头活水,引导广大教师坚持创新思维,跟着问题走、奔着问题去,助力解决中国式现代化辽宁振兴发展中的“卡脖子”“卡脑壳”“卡嗓子”问题,贡献“辽大理论”、提供“辽大方案”。


二是坚持服务全面振兴。锚定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战略需求,大力弘扬启智润心、求是创新的教育家精神,需带领师生“走出去(走出校园)、走进去(走进社会)、走上去(走上前沿)”,全方位立体式深度融入社会发展战略,深度支撑中国式现代化辽宁实践。鼓励师生“走出去”,跨出自身知识生产场域,与更广泛的外部社会场域相连接,实现大学、企业、政府和社会知识生产的跨界整合、交叉渗透;鼓励师生“走进去”,面向社会现实场景,在多节点、多层次和多维度寻找真实问题,凭借真实问题的解决,实现由知到行的根本性转变;鼓励师生“走上去”,以国际化视野和世界一流学科标准,深入探索现象问题背后的科学逻辑和机制机理,研究和解决整体、长远、重大和战略问题。


三是坚持一体化推进。推进“双一流”建设改革创新,大力弘扬勤学笃行、因材施教的教育家精神,需要通过社会现实场景真实问题将人才培养、科学研究、社会服务贯通起来,开启社会现实场景真实问题深度融入一流人才培养、高水平科学研究、高质量社会服务的创新实践。坚持一体化推进,进一步转变思维模式,完善工作机制,将各职能部门的工作重心、教师教学科研的视角重心、学生学习实践的关注重心全部转移到社会现实场景真实问题上来,以一体化推进的机制创新带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,进而更好地履行人才培养、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高校职能。



来源:辽宁省教育厅

关闭窗口